唐代皇帝谥号所表现出的谥字繁多、谥义褒美、加谥频繁的特点为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谥号所继承和发展,从而彻底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工具。宋朝初期皇帝的谥号是六个字,如宋太祖的初谥是“英武圣文神德”。宋真宗也学唐玄宗加谥前代帝王的做法,而且是加强版,他给宋太祖、宋太宗加到14个字,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倍,以表示宋朝皇帝功绩超越了唐朝。后来觉得不过瘾,又加谥两个字。所以宋太祖最后的谥号就变成“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”。从此以后就形成了惯例,皇帝死后先是初谥为6个字,若干年后即位皇帝会为前代皇帝加谥号,一共16个字。如宋真宗的谥号是“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”。唯一没有加谥号的是宋钦宗,他死后谥号是6个字。而谥号最多的是宋神宗,谥号是20字的“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”。
雍正满汉文谥宝及印文
元代帝王谥号长短不一,有二字谥、四字谥、六字谥(如铁木真被追谥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、忽必烈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)等。明代除开国皇帝朱元璋(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)和建文、景泰、崇祯三帝外,均为17字谥,且已形成固定的格式,即“╳天╳道╳╳╳╳╳文╳武╳仁╳孝╳皇帝”。 这些字中,最后那个字,也就是“皇”字前的那个字是关键字。如朱元璋简称“高帝”,明成祖朱棣“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”就简称“文皇帝”。
到清代各帝谥号终于增加到史无前例的长度。清太祖努尔哈赤初谥“武皇帝”,后被子孙不断加强为“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”,成为中国谥法史上的最长纪录,共25字。清太宗、顺治帝、雍正帝、乾隆帝、道光帝为23字谥;其余康熙帝、嘉庆帝、咸丰帝、同治帝、光绪帝均为21字。清代格式一般为“╳天╳运╳╳╳╳╳文╳武╳╳╳孝╳╳╳╳╳皇帝”,部分字会有调整变化。慈禧太后的谥号是“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熙显皇后”,共20个字。宣统帝被辛亥革命推翻,无谥。清代皇帝谥号这些字中,关键性的也是最末一字,如清仁宗(嘉庆) 的谥号是“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”,简称就是“清睿帝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