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锦绣说字】凌士欣:“猪”字写法历史衍变拾掇

【锦绣说字】凌士欣:“猪”字写法历史衍变拾掇

《说文解字》已收此字(图6)。繁体写作“豬”,会意兼形声字,从“豕”,“者”声。图7、图8分别为战国末年《云梦睡虎地秦简》、汉《武威医简》上的“豬”字,古隶。

汉字简化方了案改“豕”旁为反犬(犭)旁,这便是今通行的“猪”字。

从文字发展的源流看,豕称猪与犬称狗有相似之处。就像给猪狗起个“小名”一样。古时,猪有不少异称及其写法。如“彘”(zhì),《商君书•兵守》:“老弱之军,使牧牛马羊彘。”《方言•八》:“猪,关东(关)西或谓之彘。”这个字出现较早。

图9为甲骨文字形

右边是头朝上、尾朝下、腹朝左的一头猪的形象;左边是一枝箭,或射在猪的腹部,或射贯猪身——这无疑是狩猎捕获的一头野猪。

金文“彘”(图10)发生了形变,把一头野猪分割成两半,箭矢从中直穿而过。小篆(图11)又讹变为猪的头“长”在腰上,而那“矢”(箭)从猪屁股直剌腰间,足以使猪致命。好好的一头猪,足身断离,难怪许慎谓:“豕也,后蹄废,谓之彘。”倒是战国盟书中的“彘”(图12)比较简古。“彘”字不常见,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中有一名句:“……则与一生彘肩。”意思是说,项羽叫人赐给闯入鸿门宴的樊哙吃生猪腿。现代汉语中,“彘”只用于成语例句“行同狗彘”、“狗彘不如”等。

又如“豚”是猪的另一异称。图13A、B、C三款分别为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的写法。

金文比甲骨文多了一只表示捕捉的手,小篆由此衍生。“䐁”字从“月”(肉),本义是为肉食畜养的猪,亦是先民对它的专称。后来引申为“小猪”。《说文》:“䐁,小豕也。”

再如"豭"(jⅰa),图14A、B款分别为甲骨文、小篆的字形。需要注意的是,甲骨文腹下有势形,示未阉之公猪,是个会意字,可见造字者观察之细。

《说文》:“豭,牡豕也。从豕,叚声。”因许慎未曾见到甲骨文,故只能据小篆字形释读为形声字。《广韵》训“猳”、“豭”为一字。后来,“豭”也泛指猪。《经典释文》:“豭,音加,猪别名。”

猪的别名尚有“刚鬣”(lie)。“刚鬣”典出《礼记•典礼下》:“凡祭宗庙之礼,牛曰一元大武,豕曰刚鬣。”孔颖达疏:“豕肥则毛鬣刚大也。”《西游记》中的猪八戒名“猪刚鬣”。我国早期的猪多为黑色,故猪还称“乌金”(《朝野佥载》)、“烏鬼“(《漫叟诗话》)、黑面郎”(唐《云仙杂记》)及“黑爷”,谑称“黑相公”。而“长喙参军”(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和“糟糠氏"(宋·陶《清异录·兽》)则是猪人格化的又一美称。此外,“豨”(xī)、“豶”(fén)、“豝”(bā) 、“㺏”(lóu)等是依据猪的大小、年龄、性别而给予它们的别名。

有趣的是,古文字中以屋内有“豕”为“家”(图15),把猪当做占有财富的一种标志(那么,猪又是怎么进屋的?待后有时间另作介绍)。甲骨文中的“豢”字,为双手抱猪之形(图16),似乎把猪当作“宠物”抱在怀里豢养?

有意思的是,我们在书写豕字时,偶然或随手在“豕”的左边添上一斜点,写成了“豖”(chù)。其实此字很早就有了。图17为甲骨文写法,左边的一小点示阉割去势,俗称“劁猪”,是个指示字。金文(图18)稍讹。秦篆(图19)和楷书,将“势”移到两腿之间,仍一脉相承。

后来,“豕”只作偏旁而不单独应用,阉猪之义由“椓”表示。图20、21为“椓”异体字的字形结体。

狗年已赢十分锦,猪岁更上一层楼。祝大家己亥之年好事多多!

编辑手记:凌老病了。得到讯息的时候十分揪心,脑中浮现的还是那位精神矍铄的老人,用手机写文章、隔着太平洋发微信的银发上网族。听着凌老在微信里留下的语音,满是疲惫,气吁吁,断断续续。卧床不起的凌老,还挂记着元旦期间他早早地为迎接猪年春节而撰写的美文。本打算留到大年三十那一天推送给大家,但不忍让凌老等得太久,于是决定提前编发,为即将到来的猪年贺岁,为凌老尽快康复而默默送去祝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如何查询/导出/打印全年的明细账?
365英国上市网正规吗

如何查询/导出/打印全年的明细账?

📅 07-29 👁️ 8745
天天中彩票APP
365英国上市网正规吗

天天中彩票APP

📅 07-15 👁️ 9171
九阴真经手游12种轻功出处 所有轻功大全
best365彩票

九阴真经手游12种轻功出处 所有轻功大全

📅 08-24 👁️ 561
如何在ppt中加入柱状图
365英国上市网正规吗

如何在ppt中加入柱状图

📅 07-23 👁️ 6215